热门内容

文章详情

监管重塑产业格局,大健康企业如何在质量革命中突围?
公司库

监管重塑产业格局,大健康企业如何在质量革命中突围? 

央视新闻 4 月 21 日报道,市场监管总局历时五年完成全国 2520 家次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体系检查,覆盖率达 140%,并推动抽检合格率连续 5 年保持 99% 以上。这场以 “飞行检查 + 整改闭环” 为核心模式的 “质量攻坚战”,绝非普通的合规行动,而是通过 “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彻底重塑大健康行业底层逻辑,将质量从加分项转变为企业生存的基本门槛。
在此背景下,行业领军企业纷纷以主动变革破局,在这场质量革命中探寻突围之道,推动产业格局加速重构。
1助力给予商家企业破局:从合规成本到品牌护城河的升维 

在监管风暴中,头部企业已将质量管理升维为核心竞争力。

案例一:汤臣倍健【透明化与智能化驱动的质量革命】

汤臣倍健的透明工厂不仅是行业标杆,更是一场以开放姿态重构消费信任的变革。自2012 年投产以来,其珠海生产基地通过全球原料追溯系统实现全链条可视化管理,配备 WMS(仓库管理系统)、MES(生产制造执行系统)和防伪追踪系统,采用无线射频技术和条码管理,实时记录从原料入库到成品销售的 200 余个关键节点数据。实验室通过ISO/IEC17025 国际认证,配备液质联用仪、ICP-MS 等 150 余台国际顶尖检测设备,检测标准严于国家标准 30% 以上,确保每批次产品需通过重金属、微生物等 126 项检测。

图片

其智能化转型也同样值得关注:通过引入德国FETTE 压片机、瑞士 BUHLER 混合机等全球领先设备,生产周期从 5-7 天缩短至 1 天,最快 2 小时即可完成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2025 年启动的无人化生产目标,计划通过物联网和 AI 控制系统减少 50% 以上人工干预,同时提升 35% 的厂房利用率。截至 2025 年,该工厂已接待 169 万游客参观,其中包括姚明、李连杰、郭晶晶等公众人物,通过工业旅游模式将质量管控转化为品牌传播力。

图片

案例二:无限极【中西融合的科技创新范式】

无限极每年数亿元的研发投入聚焦于中草药现代化与精准营养的深度融合。其与剑桥大学共建的剑桥无限极研究中心(CIRCE),运用 AI 和超高清成像技术开发出全球首个活细胞内质网动态分析平台ERnet,该技术突破被《Nature Methods》(影响因子 47.99)收录,首次实现对细胞内质网结构的量化分析,为筛选抗衰老成分提供了革命性工具。

创业历程

2025 年推出的畅清盈益生菌正是这一技术的落地成果:通过筛选 2000 余种中草药提取物,结合靶向益生菌和益生元,形成肠道微生态调节 – 炎症抑制 – 营养吸收三位一体机制,临床数据显示其对肠道菌群多样性的改善效果较传统产品提升 40%。此外,无限极在广东新会和辽宁营口的双生产基地均通过保健食品 GMP 认证,年产能超 280 亿元,其自主研发的智能检验机器人可完成中药材前处理的全流程自动化,效率提升 3 倍以上。

案例三:同仁堂【数字化赋能的老字号新生】

同仁堂的转型以全产业链数字化为核心,2024 年建成的大蜜丸数字化生产线采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从制丸、干燥到仓储的全流程数据监控,关键工艺参数波动控制在 ±2% 以内,产品批次合格率提升至 99.8%。通过打通财务核算系统与 WMS/TMS 仓储运输系统,库存周转率较传统模式提升 25%,物流成本降低 18%。

同仁堂五子衍宗丸 关爱男性健康

在市场端,其线上业务通过营销可视化数字平台实现精准触达,2024 年「双十一」期间,五子衍宗丸以超 50 万单销量蝉联天猫男科用药冠军,同仁乌鸡白凤丸在京东妇科类目排名第三,线上营收占比突破 35%。值得一提的是,同仁堂对安宫牛黄丸等经典方剂进行工艺优化,通过数字化模型控制药材炮制时间、温度等 12 项关键参数,在原料价格上涨 20% 的背景下,仍保持 15% 以上的毛利率。

安宫牛黄丸真有说的那么神吗

这些案例共同揭示:当质量成为品牌基因,企业才能在行业洗牌中占据主动。2助力给予商家结语  

当监管升级与科技创新形成共振,大健康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汤臣倍健的无人化工厂、无限极的中草药 + 益生菌、同仁堂的数字化老字号,这些案例共同勾勒出行业的进化路径:以质量为根基,以科技为翅膀,以需求为导向。随着健康中国 2030深入推进,那些能在合规中锻造核心竞争力、在创新中捕捉消费趋势、在产业变革中布局未来的企业,必将在这场产业变革中书写新的传奇。

图片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