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内容

文章详情

从数字科技与康养业态融合看银发文旅康养新图景
公司库

从数字科技与康养业态融合看银发文旅康养新图景 

近日,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旗下中传文创投资有限公司与天津鹭葉堂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中传文创文旅康养事业部落户鹭葉堂。双方以 “文化为魂、康养为体、科技为翼” 为核心理念,通过数字科技与传统康养业态的深度融合,探索健康养生、生态旅游、非遗体验与休闲度假的一体化新模式。这一合作标志着文旅康养产业正式进入 “文化赋能 + 科技驱动” 的新阶段,为银发旅游市场注入了新动能。

万亿级市场崛起:银发旅游成消费升级新引擎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银发旅游正从 “小众需求” 转向 “主流市场”。2025年中国银发旅游市场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28%。低龄健康老年群体(60岁-69岁)将贡献超70%的消费增量。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到 “十四五” 末,低龄健康老人将超过1亿人,老年旅游收入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

消费力跃升:银发族在线旅游人均消费金额高于大盘约30%,56岁以上人群中50%以上愿意增加旅游预算,邮轮游、高端酒店等产品需求旺盛。

错峰经济效应:银发族工作日出游占比64%,节假日出行占比仅12%,有效缓解景区承载压力,同时带动淡季订单量同比增长58%。

政策红利释放:国务院《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明确将 “拓展旅游服务业态” 作为重点任务,文旅部等九部门联合推出《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计划到2027年形成覆盖全国的线路网络。

业态创新:从「观光打卡」到「健康旅居」的价值重构

银发旅游正从传统跟团游向主题化、智慧化、康养化深度转型,催生三大核心模式。

一、康养旅居:2 万亿赛道的生态闭环

候鸟式旅居: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8000亿元,三亚、西双版纳等避寒目的地冬季床位预订量同比增长120%。海南依托自贸港政策,打造 “健康管理 +” 模式,串联康养基地、医疗机构资源,推出 “专病专康” 特色线路,形成 “椰风海韵・四季康养” 品牌。

森林康养:全国已建成200余家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江苏泰州医药城、贵州赤水河等示范基地通过 “生态疗愈 + 中医理疗” 模式,复购率超60%。

二、银发专列:轨道上的流动疗养院

2024年全国开行银发旅游专列1860列,服务超百万人次,直接拉动消费超300亿元。

赣闽首趟银发专列:覆盖福州三坊七巷、武夷山等核心景点,联动顺昌万佛石窟等特色资源,客单价达5980元。

中日韩邮轮专线:复航后预订量超3万张,提供医疗巡诊、文化讲座等服务,满足 “慢节奏、深度游” 需求。

三、智慧适老化:破解数字鸿沟的贴心服务

携程、同程等平台推出适老化 APP,如 “携程老友会” 采用大字体、高对比度设计,提供语音搜索、一键购票等功能。黄山景区的 “AI 旅行助手” 通过语音交互实现行程推荐、门票优惠匹配等精准服务,支持医保异地结算,提升银发族出游便利性。

政策护航:构建全周期服务保障体系

从国家到地方,银发旅游政策密集出台,形成标准规范、设施改造、人才培育三位一体支撑。

一、国家标准落地

文旅部等三部门开展智慧旅游适老化典型案例征集,推动 “无障碍设施”“适老化智慧旅游平台” 等标准落地,2024年已评选9个示范案例。

二、地方实践创新

上海:通过 “Hello 老友亭” 等智能设施提供一键叫车、养老金查询等服务,覆盖16个行政区600多个点位。

云南:依托 “游云南” APP 长辈模式,整合全域旅游资源,提供24小时数字人在线咨询,助力老年游客 “无忧出行”。

三、人才培养加速

山东女子学院等高校开设养老服务管理专业,通过 “学历教育 + 职业认证” 提升队伍专业化,本科毕业生聚焦机构运营,专科生侧重护理服务。

挑战与破局:从「银发经济」到「品质养老」的跨越

尽管市场前景广阔,银发旅游仍面临三大痛点。

服务供给不足:养老护理人才缺口达4000万人,部分低价团存在强制购物、行程缩水等问题。

适老化标准滞后:部分景区无障碍设施仍不完善,智慧旅游平台适老化改造尚未全面覆盖。

安全风险突出:老年人慢性病高发,高原、长途旅行等场景医疗保障不足,部分保险产品限制年龄或既往症。

破局路径

安全保障体系:红松集团等企业建立 “行前筛查 – 途中照料 – 应急处理” 全周期安全机制,与医疗机构合作开通绿色通道,配置AED设备和专业救护员。

标准化建设:推动 “适老化智慧旅游平台”“无障碍设施” 等标准落地,2024年已评选9个示范案例。

家庭亲子融合:银发族带动 “家庭出游” 比例提升,2024年春节期间,50岁以上人群家庭订单占比超40%,三亚、西双版纳等目的地 “三代同游” 订单增长显著。

典型案例:健康旅居的实践样本

河南温县陈家沟:打造 “太极 + 康养” 模式,年吸引超万名老年人参与太极拳培训,形成 “文化疗愈 + 健康管理” 闭环。

江西景德镇古窑:将陶瓷技艺融入康养体验,通过手工制作、健康监测等环节形成消费闭环,复购率超60%。

海南银发康养旅游:通过文体旅商展联动消费新政,推出对睡眠、皮肤、呼吸等多种老年问题等专病专康项目,现场签约客源互送协议,推动京琼两地资源共享。

结语

银发旅游的蓬勃发展,不仅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战略选择,更是大健康产业与文旅消费深度融合的必然结果。到2025年年末,中国出游率较高、旅游消费较多的低龄健康老年群体将超过1亿人,银发旅游收入有望突破万亿元。

在未来,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技术创新深度融合、服务供给不断优化,银发旅游将进一步向精细化、专业化、国际化方向演进。行业需警惕低价陷阱、安全风险等问题,通过标准化建设和人才培育,真正实现 “老有所游、游有所乐、乐有所安” 的美好愿景,让 “夕阳红” 成为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抹亮色。

相关文章